(资料图)
投资事件:近日 ,公司披露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3 亿元,同比增长50.77%;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20.90%;实现扣非净利润0.26 亿元,同比下降16.60%。
2023Q1 实现收入1.82 亿元,同比增长83.54%;净利润亏损0.43 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42 亿元。
23Q1 业绩承压,在手订单充足有望支撑业绩释放。2022 年公司收入/净利润相比业绩快报分别调减1.80 亿元/0.54 亿元,主要系考虑公司新客户及公司换电业务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收入确认遵循谨慎性原则,调减的该部分收入预计于2023 年确认。分业务来看,2022 年传统业务汽车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稳健增长,收入5.37 亿元,同比+19.34%;锂电设备收入2.89 亿元,同比+13.99%;充换电装备业务快速发展,收入2.89 亿元,占比大幅提升至25.32%。23Q1 由于传统淡季叠加刚性费用支出影响,业绩短期亏损。截至财报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30.42亿元,其中锂电设备15.83 亿元,充换电装备8.85 亿元,汽车智能装备5.74 亿元。公司订单饱满,未来有望实现业绩释放。
公司仍处业务快速扩张阶段,规模效应尚未体现,盈利能力下滑。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8.30%/6.43%,同比下降5.46pct/1.59pct,主要由于充换电装备业务为进行市场和客户开拓,毛利率14.81%,拉低整体毛利率。费用端, 2022 年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率为6.78%/9.36%/5.83%,同比降低1.55pct/1.23pct/2.08pct。23Q1 受刚性支出影响, 费用率大幅提升, 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率达到20.95%/19.38%/11.83%。随着在手订单的快速交付和收入规模的增长,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实现盈利水平的提升。
汽车智能装备:传统优势主业,为新业务线拓展筑基。公司汽车电子技术领先,客户优质,与全球龙头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得益于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核心know-how,公司不断进行产品线的纵向拓展和业务的横向延伸。公司积极推进汽车智能装备产品的标准化转型,研发推出扁线电机定子产品线、高速传输线束产品线、脉冲强磁技术平台等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电池智能装备:聚焦化成分容和圆柱电芯装配线,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基于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切入锂电设备行业,聚焦后道化成分容及大圆柱高速装配线,已完成9 款化成分容电源的开发,大圆柱电芯装配线正式交付。客户方面,公司成功开拓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的头部客户,先后获得正威集团8.34 亿元化成分容设备订单、深圳埃克森3.94 亿元订单,并获得松下多条产线订单,业务推进顺利。
充换电智能装备:先发优势凸显,产能逐步落地助力业绩放量。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在政策和补能需求的双向驱动下,换电市场加速发展。现阶段,在重卡电动化的大趋势下,由于场景适配性强、经济性凸显,换电重卡已进入商业化提速期。2022 年落站进程受疫情防控影响不及预期,随着疫情影响的基本消除,2023年换电市场有望进一步放量。公司换电业务快速突破,已开发乘用车/ 商用车换电站、核 心零部件、终端运营系统等多款产品,产品布局逐步完善,形成较强的先发优势。客户已初步覆盖主机厂、运营商、电池厂、能源商四大类客户。目前,公司已陆续投建三大生产基地,其中诸暨+苏州基地产能680 台套,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2000 台套,将有效破除产能瓶颈,实现订单快速交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7 亿元、3.56 亿元、4.95 亿元,对应EPS 为1.74、2.85、3.96 元,对应PE 为29 倍、18 倍、1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