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一种现象令不少父母感到头疼: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追求,也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甚至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也越来越少。孩子的状态可以概括为无理想、无斗志、无生机、无价值感,父母和老师穷尽各种办法也无法激发起孩子的积极性和力量感。这种症状往往被称为“空心病”。值得警惕的是,以前这种现象大多发生于大学阶段,但当前已呈现出低龄化倾向。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空心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如何防止孩子患上“空心病”?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意义感和价值感?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空心病”多与内在价值感的缺失有关
有研究表明,“空心病”往往源自人们内在价值感的缺失。价值感缺失,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的模糊不清,产生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导致行动力弱,既选择自我逃避与封闭又高度依赖他人;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对个人家庭属性及社会属性、价值与意义的衔接失败。
【资料图】
“空心病”一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及兴趣缺失。孩子可能一直处于学习的忙碌状态,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和忙碌,不知道或找不到学习、成长的意义,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前途在何方。二是自我价值感不强。虽然孩子在学习或做事,但不能聚精会神,而且表现为自我认同感低,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不自信不积极,也找不到自己的节奏。三是情绪感知力低。不愿意主动与师长或朋友交流,仿佛感知不到生活中的冷暖,心灵被层层包裹起来,存在明显的人际隔阂。四是存在情感障碍。表现为与人的情感联结能力低,不太会换位思考。缺乏爱心、同情心或感恩心,情感张力弱,一旦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出现过激情绪及行为。
厘清“空心病”发生的家庭原因
一直以来,“空心病”的现象多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和中青年阶段,但是当前却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倾向。我们结合大量案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价值观教育缺失、学业压力与教育焦虑、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家庭教育相关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是价值引导与激发不足。有的父母缺乏或者忽略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或者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恰恰应是价值观教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场所,与日常的行为教育和生活教育紧密相关。家庭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观念形成的黄金期,成长方向感不明,看待事物的底层逻辑错位,由此也阻碍是非观和责任感、使命感的有效形成。
二是教育焦虑长期如影随形。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由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位居前列,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等。教育焦虑一方面来自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与无助,另一方面来自父母的焦虑和高期望。有的父母在“剧场效应”影响下,容易盲目攀比或被内卷裹挟,使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被忽略,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内在的动力,或在多重压力中耗尽自己的心灵力量。
三是心理需求长期被忽视。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也有符合人身心成长规律的心理需求,尤其青少年时期是身心成长最快也是情绪变化最大的阶段。一些父母却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不仅不关注孩子内在动力的激发,还容易用成人思维来要求和控制孩子,或者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
四是“习得性无助”心理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在心里可能已经发出了无数次呐喊,行动上付出了无数次努力,但发现父母没有觉察,生活没有改变,学业压力没有减少,孩子慢慢体验到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光亮,于是选择了逃避现实或放弃心灵对话,也放弃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变成“空心病”患者。
用美好的家庭教育滋养孩子心田
教育是一道充满风险的美丽风景,既连接美好未来,也可产生不幸与悲哀。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家庭在培塑孩子健全人格、防止孩子患上“空心病”方面的确应承担重要的责任并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父母需要不断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观、育人观,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如不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给予孩子鼓励。家庭教育中遇到一些不对的苗头要及时关注或请教专家、老师并主动调整矫正。
其次,家庭教育要回归生活。家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的本质和初心,要避免学校化倾向,不能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和附庸。家庭和学校有各自必不可少的职责,既不能缺位亦不能越位。父母不要只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真实需要,在生活教育中传递和培育孩子内心的主动力量、抗挫意识、人际能力及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力和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再其次,注重孩子的价值观培养与内在动力激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最初的思考并尝试进行生涯规划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为孩子埋下成长的“支点与根系”,锤炼开启内在动力的“钥匙”。这是孩子连接人生梦想和社会现实的前提,由此将孩子成长中的家长主导模式转化为孩子主动模式,孩子才能体验到真实的自我获得感与价值感。
最后,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注重积极情感培育。父母要掌握孩子成长规律,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给予他足够的情感关怀和心理营养,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培育健康积极的家庭文化与氛围,和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亲子关系,让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4日第4版
关键词: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